一. 獨輪車被醫學界稱為"益智運動", 透過全身肌肉的運動, 使身體楚於活躍放鬆的狀態, 促進小腦的發育, 從而促進大腦發達, 提高智力
二. 獨輪車運動不需要專用的場地, 無論在鄉間小路, 公園, 林間小道或庭院, 室內均可使用
三. 獨輪車運動融驚, 險, 奇, 美於一體, 它豐富了人們的生活, 對於培養一個人積極自信堅定進取的個性品質有著很好的作用
四. 長期騎乘獨輪車可以鍛鍊平衡及神經反射能力使手, 脕, 肘, 肩, 脊, 背, 腰, 腳能得到全面的協調, 增強身體靈活性與技巧性
(資料來源: 獨輪車教學教師手冊)
根據個人的學習經驗, 獨輪車算不算是"益智運動", 其實我也不清楚, 畢竟有點年紀, 腦部本來就一直在退化, 只能期望不要退化太快就心滿意足了, 但是騎獨輪車應該算是"意志"運動, 它的學習過程中, 必須要有堅定的意志, 否則很快就會因為挫折而放棄, 當初買車之後, 靠著意志力, 強迫自己每週六日各練習一個小時, 持續一個月之後, 終於能夠前進10公尺, 別小看這10公尺, 學習獨輪車最困難的就是前面這10公尺, 突破了, 100公尺, 1000公尺就很快了
文中提及騎獨輪車不需特別的場地, 這對於"高手"來說的確如此, 都可以上山下海爬樓梯過障礙了, 場地當然也就不是問題了, 不過對初學者來說, 反而需要特別的場地, 因為初學獨輪車需要有東西可以"扶", 像是牆壁還是欄杆之類的, 最適合的場地其實是溜冰場, 可是以我的學習經驗來說, 在溜冰場練習一輪車, 反而常常遭人誤解, 認為這種"大輪子", 怎麼可以跟"小輪子"搶場地, 我也曾經在小學門口被校警檔下, 因為他認為獨輪車應該歸類成"兩輪腳踏車", 學校是禁止騎乘的, 於是只能利用大清早/正午/或是晚餐時間來找場地學習, 還好還是熬過來了
學習獨輪車, 對我來說的確是意外驚奇之旅, 以前從沒想過有一天會如此熱愛這個運動, 可"培養一個人積極自信堅定進取的個性品質", 其實是講的有點過頭了, 不過在我教會女兒騎獨輪車之後, 我發現她對自己的確更有自信了, 對於困難事物的學習也更能夠堅持下去...
獨輪車是個很好的"全身"運動, 運動效果與運動量其實是接近於游泳的, 騎獨輪車五分鐘身體就熱了, 十分鐘汗珠就從額頭滴下來了, 一個小時全身的衣服都濕了, 運動量估計大約是自行車的3-10倍, 一般自行車有把手, 可是有了把手支撐之後, 身體就會整個懶散鬆懈下來, 獨輪車沒有把手, 所以整個上半身就是您的把手, 再加上腳需要控制車子的前進/後退/煞車, 甚至是身體的平衡, 因此很難找到比它更"全身性"的運動了
此外很多人看到我騎獨輪車, 劈頭就說 "少年ㄟ, 平衡感很好喔", 我都要解釋, 其實平衡感與身體協調都是練出來的, 在我會騎獨輪車之前, 我從不覺得我的平衡感有比別人好, 人的潛力是無限的, 不要認為不可能, 千萬不要說"獨輪車我一定學不會的"....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